近日有媒體報導,日本法院處罰了某位在網路上洩漏漫畫劇情的網友,讓出版社大為讚賞,有媒體順勢報導認為,法院此舉等於宣示「劇透」劇情的行為屬於非法,告誡網友們切莫以身犯險。然細看報導內文,卻感覺有如入五里霧中,判決並沒有仔細針對「劇透」這件事情去討論,反而著重於網友違法上傳漫畫內容到網路上的行為作分析,令人不禁懷疑,真的有如媒體所說「劇透」有罪嗎?
- Sep 23 Thu 2021 11:00
劇透有罪?重製下載與言論自由的交鋒
- Sep 22 Wed 2021 11:00
從媽媽嘴咖啡店案談雇主連帶賠償責任
引發社會關注之媽媽嘴咖啡店雙屍命案,咖啡店員工謝依涵下藥迷昏客人謀財害命,刑事判決殺人罪。被害人家屬則提出民事訴訟請求賠償,法院判決「咖啡店老闆與加害人員工」應連帶賠償三百六十八萬多元。前述民事判決確定後,咖啡店老闆不服提出再審,台灣高等法院民事庭還是判決駁回,而其提出再審的理由,大略是被害人不是在營業時間內被殺害之類的主張。
- Sep 16 Thu 2021 11:00
張亞中的美金本票有效嗎?
國民黨主席參選人張亞中教授近日在媒體上展示了幾張美金本票,姑且不論競選策略與目的為何,不少人對這幾張本票的記載提出質疑,認為這幾張本票並不是有效票,後來國民黨則表示這幾張是本票的「樣張」,目前已由黨部收回。
- Sep 15 Wed 2021 11:00
外遇和解之保密協議的違約賠償
一般來說,外遇被抓到後,有可能雙方或多方簽立和解協議,由外遇方賠償被外遇方,有的協議會附加保密條款,就是大家都不能說出去,否則就算違約,有可能會約定洩密者要負違約賠償責任。最近有一件類似新聞案例,某A男懷疑妻子外遇,調查發現妻子和B男有婚姻外關係,後來A男和B男到派出所簽立和解契約書,B男同意賠償25萬元,但雙方協議A男應保密不能洩漏此事,否則B男可請求100萬懲罰性違約金。
- Sep 13 Mon 2021 11:00
一事不二罰的大法官釋字第808號解釋
關於同一行為受刑事處罰後,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38條但書另處「罰鍰」部分之規定,是否違反「一罪不二罰」原則?
- Sep 08 Wed 2021 11:00
民眾可否對警察執行勤務時錄音錄影?
- Sep 07 Tue 2021 11:00
公務員消極不查拆違建的圖利罪問題
針對公務員就違章建築的查拆,是否有可能圖利私人,故意不拆而構成貪污治罪條例之罪。大法庭提出了這個問題,亦即,「違章建築依相關法令應即予查報、拆除,卻故不依法簽報,而未能續行相關程序並執行拆除,致仍得繼續保有該違章建物之整體用益狀態,是否屬貪污治罪條例第6條第1項第4款所規定之圖其他私人不法利益?」
- Sep 06 Mon 2021 11:00
平行抄襲或是平行創作?淺談「刻在我心底的名字」的著作權爭議
去年拿下去年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,以及今年摘下金曲獎年度歌曲兩項大獎的的電影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」主題曲「刻在我心底的名字」,近日遭演藝圈大哥吳宗憲質疑侵害著作權,主張疑似抄襲西洋老歌「Reality」,消息見報後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,有熱心網友比對,覺得與大陸音樂人JINBAO在2019年的鋼琴演奏曲「自由が丘」十分相似,還有網友認為無論是「刻在我心底的名字」或是「自由が丘」,都和2015年的日本福音歌曲「主は我らの太陽」高度相似,到底誰抄襲誰?一時之間眾說紛紜。
判斷著作抄襲,著作權法重視兩件事,第一是兩個著作有無「實質近似」,如果相互間無相似性可言,原則上不構成抄襲;第二,縱使具有高度近似,仍應判斷被控侵權人在創作的過程中有無「接觸」權利人的著作,如果被控侵權人證明自己的著作完全獨立發想,與先前的著作毫無關係,這種「平行創作」為法律所許,此觀智慧財產法院實務見解提到「……著作權法承認『平行創作』的保護,縱然不同的創作者,在獨立創作情形下,偶然創作出相同或非常相似作品,係給予不同獨立著作加以保護……」(即智慧財產法院110年度民著訴字第33號民事判決)。
- Sep 02 Thu 2021 11:00
遺囑可否用點頭搖頭來替代口述方式?
- Sep 01 Wed 2021 11:00
民法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扶養費判決實務
關於車禍死亡或殺人的侵權行為事件,被害人家屬得向加害人請求賠償的項目,原則上包括醫療費、殯葬費、扶養費及非財產上損害賠償(精神賠償)。其中,扣除一般行情的殯葬費用外,最主要的請求金額大概就是扶養費及精神賠償的請求。然而,實務上對於非財產上損害賠償的數額,不如一般人民想像的高;而假若家屬不能請求扶養費的話,實際上獲得法院判決賠償的總金額會比一般人想像的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