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新聞報導,有民眾最近收到的一張交通違規罰單引發網友熱議,因民眾從右側超車遭開罰,此時民眾才驚覺原來機車與汽車一樣不能從右側超車,但觀察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(下稱道交條例)第47條第3款「汽車駕駛人超車時,有下列情形之一者,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二千四百元以下罰鍰:三、在前行車之右側超車……」,僅規定「汽車」,看似「機車」不在限制範圍,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?
- Jul 04 Mon 2022 09:00
機車可以從右側超車嗎?
- Jun 30 Thu 2022 09:00
民眾購買乙種工業用地住宅會受罰嗎?
- Jun 29 Wed 2022 09:00
違反特留分的遺囑,是否有效?
- Jun 28 Tue 2022 09:00
探討日本加重網路霸凌的刑事罰責
網路霸凌在全世界都是很嚴重問題,新聞報導指出,幾前年日本摔角選手木村花,因為被網友中傷而輕生離世,因此日本國會近日通過刑法修正案,加重處罰對於社群網站上誹謗中傷、公然侮辱人等情況所適用的侮辱罪行為。
- Jun 22 Wed 2022 09:00
寵物竄出導致騎士摔車死亡案例
- Jun 15 Wed 2022 09:00
遺囑指定部份遺產分配予特定繼承人的法律問題
通常遺囑會將全部的遺產作為分配,但有些情形,立遺囑人會基於個人、家庭或其他因素等等,只將部份遺產分配給特定的人。然而,因為部份遺產的價值多少、特定的人是否為繼承人等,都會影響應繼分的比例分配或特留分的問題,有必要加以討論。
- Jun 13 Mon 2022 09:00
資產公司之帳務追索會成立包攬訴訟罪嗎?
過去幾十年,臺灣歷經雙卡風暴、連動債風暴、TRF風暴等,銀行放款給民眾、中小企業進行消費或投資的業務,可說是銀行金雞母,也造就了催收及討債案件量大幅增加。比起自己向客戶催債,許多銀行會將呆帳轉給俗稱催收或討債公司的資產管理公司處理。假若一間公司承接諸多銀行的債權,提起許多非訟或訴訟事件催討債務而主張權利,必然會造成法院案件量大增,畢竟民事事件絕大多數都是這類的「清償債務」事件。
- Jun 10 Fri 2022 09:00
警察「目睹」闖紅燈,法院改判免罰
近日有新聞報導,有位李姓駕駛被警察指控闖紅燈,開罰新台幣二千七百元,駕駛一狀告到法院後,法院竟然撤銷罰單,改判免罰,理由是警察只有眼睛看到,沒有密錄器等客觀設備證明確實有闖紅燈,新聞上網後,不少網友嘖嘖稱奇。
- Jun 09 Thu 2022 09:00
居家照服員提供服務不實或造成長者受傷,家屬如何申訴?
台灣在2018年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,預計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,據國發會統計,85歲以上的超高齡長者,已經超過人口的百分之十,政府勢必要面對越來越棘手的長照問題。相較於機構化照護,許多長者仍偏好居家與子女一同生活,然子女在外工作,平日在家陪伴長者的可能是外籍移工,也可能是居家照服員,若家屬質疑居家照服員造成長者受傷,要如何提出申訴呢?
- Jun 08 Wed 2022 09:00
夫妻間贈與之財產」在離婚時要列入「剩餘財產分配」嗎?
一般人結婚時的夫妻財產制,大多適用「法定財產制」,離婚或死亡時,關於財產部份,配偶可能會有「剩餘財產之差額分配請求權」。這是什麼意思呢?大致上就是針對結婚後財產增加部份,可以請求分配的意思。